跟拘谨的前任胡锦涛不同,习近平直接全部接手了中国三个最高职位,按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为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中央军委主席,当然,还有中国国家主席。
让信仰组织成为信仰组织,而不是让所谓富人借着自己的优势获得与众不同的信仰者身份。例如慈善就是一种可以免于被强制的道德。
庞氏骗局的游戏总是不可持续的。这种借贷,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,一方就会对另一方,不是许以共同体价值的美德,就是如赌徒式地期待巨大的、不劳而获的利益,以为人类可以脱离生产部门的辛勤劳动和技术创新,通过资金重组制造出财富拓展的永动机。为此,民间金融在内的民营经济必须认真确认自身的规则与道德底线。立法逻辑告诉我们,愿望道德转化为义务道德,必须具备八大条件:不能没有规则,凡事就事论事。否则,我们何以理解为什么迄今几乎所有文明都认为高利贷是恶行,而普遍认为鼓励再生产的节俭习惯比奢华浪费更为可取?道德可以互相矛盾这样的观点,等于否认人世间存在一种叫做道德的规范性价值。
根据立法的这个原理,我们也有义务指出,央行对民间金融正规化的这次确认,不应仅仅是应付当前危机的权宜政策,更应该落实在制度之中,成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立法和运行逻辑。让金融成为金融,金融真正要为实体经济服务,而不是以自己的贪婪无度吸食实体经济的利润。过去十年,中国的GDP平减指数在7%至8%间徘徊。
当然,当人们用借贷的资金投机于农地,地方政府将无疑从中获益。IPO的重启被包装为市场化改革议程的一部分。任何提议的改革举措,如果将增加债务,就应被视为支持泡沫的策略,而非改革经济的举措。当然,那时投机者将四下逃离。
中国政府最重要的挑战就是放弃对于GDP目标的锁定。为什么人们会对交易低价值的农地感到兴奋呢?答案是,这可能是新一轮的泡沫。
12月2日(周一),创业板大跌。要使泡沫继续下去,就像其他地方一样,杠杆率得继续增加。如果引入提振消费的政策,肯定是一些支持投机并被伪装成刺激消费的计划。由于农业生产成本居高,中国农地的价值较低。
核心是控制政府 政府支出的欲望推动中国的房地产泡沫,这又反过来助推信贷的扩张但是,在现实生活中,你很难选择自己的同学、同事、邻居。《部落领导力》的作者们讲到,如果这个部落的人们把他们的处世哲学印在T恤衫上,那么他们会印上:生活烂透了(Life sucks)。比如说,如果美国金融危机之前你在雷曼兄弟任职,你很可能是在Stage 3,甚至Stage 4。
但这毕竟是美则美矣,了则未了。那是因为,在如今这个时代,越来越多的工作已经不是一个孤胆英雄就能够担当的,必须很多人齐心协力,但Stage 3团队里的这些明星们已经黔驴技穷了。
一个成功的部落领导者的标志是,当他离席之后,别人讨论的话题都是关于他的。150这个数字来自英国人类学家Robin Dunbar的研究,后来因畅销书《引爆点》的宣传被广为引用。
二、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么样的。作者注:Dave Logan,John King and Halee Fischer-Wright, Tribal Leadership: Leveraging Natural Groups to Build a Thriving Organization, Happer Business. 这本书的三位作者创办了一个致力于提升公司文化的咨询公司:CultureSync。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接触到Stage 1的团队。我很庆幸,自己能在一个俨然有Stage 4气度的团队里。他们中的有些人可以登上事业的巅峰,比如成为诺贝尔奖得主,或是世界冠军,但他们总是很难和别人合作。你没有必要为生计过多地忧劳,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,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。
能够引导一个团队的灵魂不断上升的是心中的信念。不妨回想下你看过的黑帮片,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出于恐惧、贪婪、野心,也出于在寒冷的冬夜找到一点火焰取暖的人性本能,也会聚成一个部落。
你的手机通讯簿里可能存了上千个电话,但真正和你联系紧密的往往只有20-150个朋友。带好一个团队,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,毁掉一个团队,最多半年而已。
他们对一切都愤世嫉俗,并带有强烈的反社会情绪,甚至暴力倾向。你要是再问他:那你为什么没有更成功啊?他会说:那是因为我身边的人都是白痴啊。
传染病吗,我们现在还顾不上。战斗终于结束,薄雾逐渐散开,山坡上一堆一簇,是疲惫不堪的士兵们。这个团队的成员不像Stage 1团队的成员那样有强烈的反社会冲动,他们看到别人的生活不错(比如,老板的生活不错),但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沮丧。在Stage 2的团队里,你很难发现员工有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在一个Stage 4的团队里,接受新的成员的最好的办法,就是先让他或她融入到这个团队里,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让同伴们为他或她评价,如果有十个同伴都喜欢这个新人,那么他或她就一定能在这个团队里干得很好。你要问他:你为什么会成功?他会说:那是因为我比别人更努力、更能干啊。
朋友太多,你会觉得疲于奔命。先从处于最低级的团队(Stage 1)说起。
他们的军装已经破旧,面容憔悴,但歌声和笑声不断,激昂而豪迈。这20-150人,是你的圈子、你的部落。
他用自己的人生,让我明白,不管这个世界是否肮脏,不管这个社会有无堕落,你都应该、也有能力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,不降格辱志。不是的,还有比这个更高的境界。这个竞争的标杆设得越高,越容易激发团队成员的斗志。他们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,能偷懒就偷懒,能混事就混事。
我们在学术界、新闻界、体育界,会看到很多Stage 3的成员,他们自我感觉良好,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焦虑。在我成长的道路上,最感激的是有两位老师,教给了我两个最重要的道理。
到了Stage 3,你开始看到成功的曙光。他们本来以为会听到的答案是医药行业的龙头老大,但这个企业的管理层和研发人员听到这个问题都直挠头,他们想了半天,说: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?应该是癌症吧,我们想要攻克癌症。
如何才能识别一个团队到底在哪个层次?你可以观察:一、他们说什么话。《部落领导力》一书提到,在每一个团队中会有一种主流文化。